软笔训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字训练 > 软笔训练 > 正文
“小朱教你学软笔”(九)
  发表日期:2015年01月04日 13:09   浏览次数;

历代经典书法欣赏

1. 结绳记事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典籍众说不一。《周易·系辞·上》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易之为书契。”《九家易》也说:“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结绳记事为上古记事的一种方法,毕竟不能全面地记载复杂的事物,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被图画或文字取代。

image001.gif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02.jpg

2.刻画符号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有大量类似文字的符号,表明人类记事方式的进步。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是陶片上的刻画符号,称“陶文”。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T,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03.jpg

大汶口陶尊符号(图)

距今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刻有陶文的陶器,这些陶文与古文字已有相似之处。图为一个合体图画会意字,“炅”(热),太阳在云气之上,云气之下有五峰耸立(一说海水)。可以看出,文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由图画符号演进而来,后由史官或巫进行加工整理而成的表意文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04.jpg

龟甲占卜文

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十九世纪末,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小屯,史称“殷墟”。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形成了庄重、肃穆的书风,是一种最古而造极的书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05.jpg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一百六十余字,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内容为商代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字体瘦硬劲直,工整端严。结体纵横开阔,气势雄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06.jpg

6.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正面拓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07.jpg7。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反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08.jpg

8。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反面拓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09.jpg

9。宰丰骨匕刻辞

图为商代一块牛骨,匕首形。镶嵌十四颗绿松石,相传也为安阳出土。殷商时期甲骨文,多为卜辞,记事者甚少,此骨匕记载了帝乙或辛帝时,宰丰受到商王赏赐之事。宰丰骨匕一面刻辞纹,另一面刻有文字,一端残,文字分两行,完整无损,罕见之极。其布局精妙奇美,疏密得当,笔力雄健浑圆,结体错落有致,显示出卜辞书法成熟之美。

10.宰丰骨匕刻辞拓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10.jpg

11.甲骨文图画式文字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汉字构造规律“六书”学说,“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甲骨文是中国最古的文字,可识者约三分之一,在字形结构方面,已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甲骨文图画文字很多,凡是实物有形可画者大都用图形表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但图画式文字不等同于图画,是将客观图形典型化,抽象化的符号。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11.jpg

12.天亡簋

“天亡簋”也称“大丰簋”,是西周武王时期器物。相传清道光年间于陕西岐山出土。是传世最早的典型西周铜器,此器肃朴庄重,周身饰以旋龙纹,内底有铭文八行七十七字,大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3.天亡簋铭

天亡簋铭文字形参差错杂,变动不居,在拙朴散乱中显示运动与和诣之美,有轻有重的笔画在某种程度上有自然书写带来的笔墨痕迹。其铭文用韵协调,开创了千古词赋先河,也是我国韵文的最早表现形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12.jpg

14.大盂鼎

大盂鼎为周唐王时期器物,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浑厚典丽,是世间珍宝。相传此鼎于清道光间在陕西省眉县礼村出土,当地郭氏所得,后归周雨樵,同治年间左宗棠以重金购得,又归苏州潘祖荫,解放后,潘氏后人损献国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13.jpg

15.大盂鼎铭

大盂鼎铭文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大篆结体谨严,雄壮凝练,圆润遒劲,通篇铭文气》韵生动,疏密相同,让人叹为观止。开《张迁碑》、《龙门造像》之先河。以书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时代当据首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14.jpg

16.静簋

静簋为西周中期穆王时代器物。器内有铭文八行九十字,大篆。此时期金文大篆字体正由西周中期向晚期过渡。《静簋》通篇铭文均称舒适,淳朴典雅,有“笔短趣长”之势。不失为西周中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15.jpg

17.牆盘

牆盘为西周恭王时期作品。器形宏大,制造精良。1967年于陕西扶风庄白村出土。盘内铸有铭文二百多字,文章使用的四言句式,颇似《诗经》,措词工整华美,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笔画横竖转折自如,粗细一致,笔势流畅。有后世小篆笔意。《牆盘》年代久远,其中许多文字已无法辨认,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16.jpg

18.勿鼎

此鼎为西周恭王时期器物。久已遗失,仅存铭文拓本下缘残泐,大篆。铭文茂密朴实,厚重凝练,有古拙雄伟之气,是西周中叶铜器铭文中最为精美的一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17.jpg

image018.jpg

2. 19.大克鼎铭

大克鼎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鼎、钟等器。此鼎铭文洋洋洒洒,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字体大小统一不失灵动,圆润古拙不失劲健,呈出一种舒展,端雅的风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19.jpg

20.散氏盘

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历王时期重器。清乾隆初年陕西风翔出土,曾藏于乾隆内府。以其长篇铭文著称于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0.jpg

21.散氏盘铭

散氏盘铭文铸于盘内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书法浑朴雄伟,字体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圆润,结字寄奇隽于纯正,壮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书之流畅,开“草篆”之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1.jpg

22.毛公鼎铭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时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铭文长达四百九十七字,为皇皇钜制,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其书法奇逸飞动,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结体方长,较散氏盘稍端整。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2.jpg

23.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传清道光时期陕西宝鸡川司出土,为西周著名重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3.jpg

24.虢季子白盘

虢季子白盘内底部有铭文八行字。长篇铭文不仅有史料价值,也是先秦书法代表作。其书法颇具新意,用笔谨饬,圆转周到,一笔不苟甚有情致。这派圆转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4.jpg

3. 25.王孙遗者钟

该钟出土于“湖北宣都”,为春秋时期楚国遗物。上端略有残缺。其上铭文与常见楚国文字略有差别,字形瘦长齐整,笔划细长柔美大方,笔势趋于方折,由于线条的平行状态,整个铭文看起来极富装饰性。属未成熟的楚国书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5.jpg

26.秦公簋

此器为秦景公时器物,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出土于甘肃天水西南乡,为西县官物。铭文均由印模打就,青铜器的此种制作方法,仅见此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6.jpg

27.秦公簋铭

铭文字体整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也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传神写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7.jpg

28.栾书缶

此缶系春秋晚期晋国器。是祭祀祖先时盛酒容器,盖有铭文两行八字,是传世最早的错金铭文铜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8.jpg

29栾书缶铭

释文:正月季春元日乙丑余蓄孙书已择其吉金以作铸缶以祭我皇祖余以祈眉寿栾书之子孙万世是宝。

此缶铭文线条柔韧婉转,婀娜多姿,呈风流妩媚之态,颇堪玩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29.jpg

30.侯马盟书一

一九六五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马盟书”,又称“载书”,盟书笔锋清丽,为毛笔所写,多为朱书,少为墨书。其书法犀利简率,提按有致,舒展而有韵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0.jpg

31.侯马盟书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1.jpg 32.石鼓文旧拓一 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唐初发现于陕西三田 寺 原。在十个鼓形石头上,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内容为记述国君游猎情况,故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张怀瑾选曰:“体象卓然, 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 飘飘女婴 组 仓颉之嗣 小篆之祖, 以名称之 遗迹石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2.jpg 33.石鼓文旧拓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3.jpg 34.石鼓文旧拓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3.jpg 35.楚 简 楚简属战国时期竹简,出土于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简文字是战国时期楚国古文,字体呈方形,结构紧密,用笔平缓流畅,笔划均称,平入顺出,无波磔,呈遒劲挺拨之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4.jpg 36.楚帛书 楚帛书是写在丝织物上的一种数术性质的书籍,汉代称丝织物为“帛”、“缯”、“缯帛”,也叫“楚缯书”。此帛书是三十年代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一座楚墓,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帛书,也是完整长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5.jpg

4. 37.鄂君启节

一九五七年出土于安微省寿县,是战国中期楚国器,青铜制成,形似剖开的竹节,是当时楚怀王发给受封在湖北鄂城的鄂君启的水、陆通行符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6.jpg

38.鄂金启节铭文

鄂君启节书法圆润秀劲,庄严肃穆是错金铭文中的精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7.jpg

39.中山王方壶

此器为战国中期中山国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8.jpg

40.中山王方壶铭文

其刻款制作之精为战国时代铭文之冠,工丽秀美无与伦比,字体修长,匀称流美,装饰意味十分浓厚。铭文字数之多,仅次于西周《毛公鼎》,中山国文字资料也首次出土,极富史料价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39.jpg

41.陈曼莆

莆是祭祀和宴时盛放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此莆是战国早期齐国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0.jpg

42.陈曼莆铭文

铭文书法具有极响的名气。在齐国书法崇尚方势流派中,它脱颖秀出,以精劲谨严,用笔纵锐横方为战国早期古文的又一重要体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1.jpg

5. 43.青川木牍

一九八0年出土于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秦墓。青川木牍文为墨书秦隶,秀劲清丽,笔力沉静,笔势流畅,结体自然,布白疏朗,有轻松恬淡之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2.jpg

44.云梦睡虎地秦简

在纸张发明以前,中国古代书写材料除少数纺织品外,主要是简牍。一般为竹、木片。此简书写于战国末年(217年)。古隶。有些仍保留篆书成分,欹斜相依,肥瘦相间,节秦鲜明平稳,笔划饱满生动,气势连贯,形成质朴而秀朗的书风。是研究隶书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3.jpg

45.云梦睡虎地秦简局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4.jpg

6. 46秦诏版文

释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为丞相,进行了统一全国文字的工作,变大篆为小篆,结束了“文字异形”的状况。相传,李斯手书了秦代金石刻文,金刻有权量诏版,石刻有峄山、泰山、郎琊山、之罘、碣石、会稽六处刻石。诏版为自由体,主要是为了实用,写法草率,笔划方正,行款错落,该诏版文笔划方折是因为刀刻所致。文字仍属篆书范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5.jpg

47秦陶量文

释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上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陶量文多为山东邹县出土。其书法大小参差,布白不匀称,有天趣之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6.jpg

48琅琊台刻石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所到之处多立石刻碑,以宣扬他的统一业绩。李斯为之书《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和《峄山刻石》。刻石为标准体,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李斯被人们视为“小篆极则”。王澍评其书法“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不许人以轻心掉之。”清杨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说:“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故颇为世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7.jpg

49泰山刻石一

释文:臣斯臣去疾御史大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泰山刻石在山东泰安岱庙。现仅存九字。其书法是标准小篆书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8.jpg

50泰山刻石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49.jpg

51“汉亻并天下”瓦当

瓦当,俗称瓦头,是施于房椽的瓦的垂下以遮档椽头的部分。瓦当在秦汉最盛,除花纹外,多用文字,以篆书最常见,称“文字瓦当”。“汉亻并天下”瓦当,一九五一年陕西省临潼县栎阳出土,是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时所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0.jpg

7. 52“延年益寿”瓦当

用“延年益寿”等吉祥语言作文字瓦当,属于瓦当的吉语类,有长生祥和之意,数量甚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1.jpg

53马王堆帛书

《马王堆帛书》为西汉人墨迹。马王堆帛书非一人一时所书,风格各异,有的秀美婉约,字体和成熟的汉隶相近,大约属晚期作品,有的古拙老辣,字体篆意浓厚,行距较清晰,字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现一种洒脱自如的意趣。由此可见汉隶从篆向隶演变轨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2.jpg

54银雀山汉简

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两座西汉武帝初年墓葬中发现。其中《孙子兵法》竹简的出土使失传近二千年的古佚书重新发现。其书法属隶书,略带篆意,有照显波磔,中宫收紧,笔力雄健,与东汉碑刻隶书十分近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3.jpg

55群臣上寿刻石

释文: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寿此石北

古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刻。汉代篆书已变秦小篆长方为方形,其书法古拙自然,字划丰满。清陆增祥以为“以笔势审之,似与秦篆差异,丙寅二字,转笔方折,全是隶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4.jpg

56武威张伯升柩铭

释文:平陵敬事里张伯升之柩,过所毋哭。

此柩铭书于西汉晚期,是汉代特有的篆书,柩铭又名铭旌,将死者姓名书于帛上,敷于棺上。其书法是汉代最为珍贵的大字墨迹。方正宽博,圆熟,藏锋逆入,圆笔收锋,使铭旌书法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东汉以来的碑额篆书,亦承其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5.jpg

57夏阳扶荔宫砖文

一九六0年在陕西省韩城县西汉扶荔宫出土,距司马迁墓很近,砖上文字为“夏阳扶荔宫合壁与天地无极。”夏阳为韩城古名,扶荔宫是汉武帝的避暑名宫之一。此砖据考是宫内遗物。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6.jpg

58武威王杖诏令册一

此册约成于西汉成帝时期。它提供了汉代王杖诏书的格式,显示了诏书书体的特点。其字形普遍方正整饬,结体宽博,有官方文书矜持的风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7.jpg

59武威王杖诏令册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8.jpg

60莱子侯刻石

新莽天凤三年(15年)二月刻。现存邹县孟庙。此石书法古拙奇瑰,气势开张,丰筋力满,趣味横生,熔篆籀之意写隶,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以篆为隶,结构简劲,意味古雅。”西汉传世书迹甚少,通过此石,可窥西汉书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59.jpg

61居延汉简

甘肃北部的额济纳河流域之古“居延”地区,在一九三0年和一九七二年两次发掘中,获简牍三万余枚。古居延地区是驻军屯田之地,故简牍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是日常实用文书,书写时随意自如,其书法便呈现出轻松直率之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60.jpg

62居延纪年简

释文:永光四年十月尽五年九月戍卒折伤牛车出入薄

建昭二年十月尽三年九月吏受府记

竟宁元年正月吏妻子之入关致籍

建始五年四月府所下礼分算书

鸿嘉二年五月以来吏对会入官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61.jpg

63居延汉简

释文:华商尉史周育当为

君牛不相当杀廿

予恩己决恩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image062.jpg

文房四宝简介

(一)谈笔

中国汉文字构字方式中有指事会意之法。就此,我们不妨“望文生意”。如此看“笔”,便觉得很实在,有竹有笔,二者合而为笔。“笔”的古体字又作“筆”,也有指事会意的味道。《说文解字》中解释“聿”:“手之捷巧也”,而解释“聿”:“所以书也”。极像一人手在秉笔书写,所以“聿”加“竹”,即意为手持之器了,十分贴切。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笔早已不是今昔可比的了,笔作为一种书写工具,也不是毛、竹、手所可以意尽的。今天的人们,已把笔分成两大类:软笔与硬笔。毛笔中除了羊毫、鸡毫、狼毫、兔毫、兼毫、猪毫、獾毫、鹿毫、甚至虎尾、猩猩毛和人造纤维等等毛头材料的花样翻新外,还分长锋、短锋、小楷、中楷、大楷、序号斗笔、条屏笔、特制大笔等等,如连环画、水粉画所使用的毛笔,抑或中西合壁的自来水笔也算入,极难罗列尽焉。硬笔的种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种类及其功能更是纷繁复杂,其花样也不断翻新。钢笔、圆珠笔、铅笔、蜡笔、粉笔、塑头笔,甚至盲人笔、化学笔、电子笔等等,其功能不一而足。笔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书法艺术的领域和书法艺术表现力。硬笔书法日渐成为与毛笔书法大相径庭的独立的一门艺术,正是书法艺术可喜的发展。

笔的产生、发展史,便开始了笔的创造。一般说来,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有多么长久,那么,“笔”应该说相应地也有了多长久的历史。据载,远古人在创造文字时就开始使用尖硬的石器、兽骨和树枝在石壁、平地、树皮、甲骨上进行刻字,这大概算是笔的雏形吧。最早的“墨水”是那些随意觅取的深色水和禽兽的血液。后来,人类发现了金属并用于制造生产生活工具。聪明的古埃及人最早用铜片打成笔尖,缚在可蓄“墨”的木管中,这大概也就是最早的“自来水笔了了”,后来,人们又用鹅毛、鸭毛、鸦毛笔不仅比以往的笔更适宜在柔软的纸上书写,而且大大加快了书写速度,在笔的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英文中,钢笔“pen”就是直接从拉丁文的“pen”借用过来的,而拉丁文的“pen”意为羽毛。工业革命时期起,英国人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笔进行了新的研制,笔的材料、功用和种类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第一支现代自来水笔却是在一八八○年才由美国人发明的。美国人用14K 金与铱锇等金属制成合金笔尖,用硬胶制吸墨管和笔身,使钢笔具有耐磨损、书写流利、便于携带等功能。

铅笔的发明史大约也可以追溯到远古,一般的说法认为铅笔的祖先在英国,但英语的铅笔一词“pencil”却来自古罗马语的“Pencinus”,这里也可以看出拉丁文的“羽毛”的影子,可见,铅笔的前身也是羽毛等。

十六世纪中期,英国的牧羊人从露天的石墨矿捡来石墨,在羊的身上涂写标记,为了防止折断和弄脏手,就用绳子把它包裹起来。十八世纪中期,德国化学家把石墨粉、硫磺、锑、树脂等混合压成型,解决了石墨易断的问题。后不久,法国化学家尼可勒斯奉拿破仑之命研制石墨笔,他在石墨中混入适当的粘土并加焙烤,制出了软硬深浅不同的笔芯。十九世纪初,美国的威廉姆·门罗使用机器在木条上冲槽,然后用两片冲了槽的木板夹紧石墨笔芯,发明了第一支现代观念中的铅笔。据测定的数据标准,现在的一支标准的铅笔可以划出铅线约二十二公里长,至少可以书写四万五千个字,削二十次左右。据说书写铅笔端的橡皮擦的发明者因其专利还成了百万富翁,这自是另一则有趣的轶事了。

圆珠笔也是硬笔家族的一个大类,同时,也是最年轻的。它是本世纪三十年代末由匈牙利人拜罗、格奥尔兄弟发明的。但当时的活塞式笔芯,缺点很多,便又改成依据毛细管浸润原理送油墨的笔芯。后来,美国研制出用重力输送油墨的笔头,这种圆珠笔很快得到了推广应用。

“笔”在我国古代指毛笔。据传,毛笔是蒙恬发明的。蒙恬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大将。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军击溃匈奴,收复了大片土地。当时秦始皇军纪很严,凡重大军情均限时呈报,延误者都以极刑处置。蒙恬为奏报战争的事非常伤脑筋。因为当时奏章均用刀刻竹简,很费时。一急之下,蒙恬拽过麻做的枪缨捆在竹杆上,蘸墨在绫帛上写了一道奏章。但因为不太好使用,蒙恬用过之后便随手把它仍到石灰坑里。后来,蒙恬又受命修北部长城,由于秦皇防患心切,不断询问工程进展情况,蒙恬手下的秘书几乎天天熬夜赶制竹筒上奏近情。竣工之日,蒙恬报功心切,决定亲书奏折,但刻竹筒太慢,他想到上次扔到石灰坑里的东西,便捞上来再试用,结果发现比上回好用多了,便很快在白绫上写了奏章。以后,蒙恬常用这种笔写奏章,制笔的笔须也改用狼毛,蒙恬就又为此取了名,曰“笔”,意为用毛和竹制成的。其实,依据文史推断,笔的发明创造渊源更为久远,也有一个逐渐改进的过程。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我们考证古代先民社会生活的一部极好的活典,其中的《静女》中有“贻我彤管”、“彤管有炜”的句子,有一种解释以为这“彤管”即指笔,诗意为:那漂亮的姑娘送给我一支笔,叫我给她写啊——这当然仅是一说,而且颇有点“似今”的味道的。不过此确据一些专家所释,这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如上讲过的那所谓的“蒙恬造笔”,那是很后的事了。当时尚未会造纸,字是写在竹筒上的,但已渐以用缣帛代竹简,这就对笔有了新的要求。古笔也许包括上面所说过的彤管,笔感较坚硬,一般都有硬芯,谓枣心笔,即笔毛中裹夹硬核,这样较易写在甲骨、竹简上。随着作为“纸”的形式的材料变软变薄,以及书法在笔意上的丰富发展,枣心笔显然需要改进。蒙恬的功绩就在于把枣心笔改造成以兽毫竹管制作的散卓笔,并以不同硬度的兽畜毫做笔蕊和蕊被(即如今天的兼毫笔),使毛笔含墨更为饱满,并且刚柔相济、流转自如。

我国毛笔产生发展的这一脉络,已被我国文物工作者在出土文物的整理发掘中所证实。一九二七年,我国考古文物工作者在蒙古发现了西汉时代的毛笔;一九五三年和一九五四年在长沙两处发现战国时代的毛笔;一九七五年在湖北发现秦始皇时代的毛笔。较早的毛笔,使用的是本杆,杆端劈开几瓣,将兽毛夹在其中,再用细线扎实,笔头旧损时可随时更换;(即古人所谓的“退笔”)稍后出现了竹杆笔,笔头和笔身连成一体,并有可容全笔的笔套。解放后甘肃发掘的一座东汉墓中还发现了簪笔。这种毛笔合汉尺一尺,为当今的二十三厘米,制笔法如前,只是笔头根缠线处加除了因定漆,笔杆尾部削尖。据考证,秦汉人为携带方便,把笔杆的尾部削尖,簪在发髻或冠上,随时可以使用,所以谓簪笔。山东汉墓中的壁画上所描绘的祭祀人,冠上都簪有笔。

在毛笔的发展过程中,笔杆变化并不明显,因为笔杆优劣主要在于圆直与否,所以一般都以竹杆作用场。也有用象牙、犀角、玉石、紫檀木等名贵材料制作笔杆的,但实用性并不强,价格也昂贵,且重量太大,与笔头的比重不适宜以至影响书写。笔的长短变化也不明显。

毛笔的关键在于笔头,笔头的变化,不仅是艺术进步的要求,也反映了这一代书风的趣味倾向。

从原料来讲,使用兽畜禽毛也是逐渐增加的。总的来说,古人用笔较今人硬朗,多用鼠须、兔毫、鹿毫、狼毫、猪鬃,甚至麝毛、虎仆毛、猩猩毛;也有软笔头的,用鸡毫、羊毫等。此外还有用荆削成的荆笔,白麻束成的麻笔,用竹枝捶成的竹丝笔,用茅草制毫的茅笔。这类笔比较低廉,效果远不及毛制品。明清人字多瘦硬,这与当时的书家几乎弃绝羊毫笔有关。据说钟繇、张芝、王羲之都用鼠须笔;北宋书家米友仁写了一张帖,不满意,就说是因为用了软笔。硬笔弹性较大,这又与古人,准确地说是宋以前的人因无高桌,跪坐悬肘在低案书写有关,其笔不仅要尖齐圆健,还要腰强。鸡毫性软,尚有人用;羊毫笔一直到清嘉以后,由于梁同书等人的提倡才开始盛行的。之后,硬毫笔又渐衰落,至今,用硬毫笔的人就更少了。当然以两种以上的毫制成的软硬兼施的兼毫笔,更受书家们的喜爱。除了原料,以笔头长短。还出现了“长锋”、“中锋”、“短锋”的区别;以笔头的大小粗细又有大、中、小楷分;最小有圭笔,再大,又有以号系列的联笔、屏笔、楂笔、斗笔等等。现在,甚至出现了几尺锋、丈余杆、可书篮球场般大字的超巨型笔,以满足喜标新立异的现代人创造欲。

笔有四德:尖、齐、圆、健。明屠龙《考槃余事·笔笺》中道:“笔毫要坚而尖;多而齐,并且色紫;用麻贴衬得法,则毫紧束而且饱圆;选用纯毫,加香狸角水得法,则经久耐用而且健劲。”这里说的是制笔要求,其实也是选笔的道理。选笔时不外就这几个标准。一般说来,先看笔头,肥圆而长,再着笔杆,圆而直;再看笔头与笔杆粘合是否紧密,埋于管内的笔毫是否深,用黄庭坚的话来说“笔长半寸,藏一寸于管中”,这样的笔当然健壮,当然今天的笔入管三分者已算开恩。这三样皆如意了,例可以以少许水润开笔尖,聚拢来看其是否尖,压平来看是否毫齐,使转看是否圆,深压看是否有弹性,测其健。皆如意,即是好笔。

用笔究竟以什么毫为好,各人可依自己的喜好和所求风格而定,以惯熟上手为好。在创作阶段,笔意追求的层次较丰富,一般来说多种笔都置备,以随时选用。从笔性来看,硬毫笔易得瘦硬之风,落款用或小字比较适合,写行草条幅较适合,但都不是绝对的。短锋笔适宜写真书,长锋笔适宜写草书,中锋适宜行书。长锋较短锋控墨和宛转难度要大,但一旦惯熟,长锋笔经短锋笔意象要丰富,因为锋长便柔,以柔写刚,才是上善。

文房四宝中,笔为首,似乎也只有笔由大家立过传。唐代散文大家韩愈因上疏而长期被贬黜,便作《毛颖传》,为毛笔立传。文章构思精巧,韩愈用拟人的手法,抒以了他因文据损的郁愤之情,也讽刺了统治者的“少恩”。

这是一篇千年传诵的奇文。自《毛颖传》之后,毛笔又有“毛颖”、“管城子”、“在书君”等别名,可谓雅矣。

(二)谈纸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没有纸的日子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痛苦。言不能传,意不能达,文字如没有拐杖的一个瘸子。祖先们只好在兽骨上刻,在笔筒上刻,在兽皮上画,等等,可这无非是杯水车薪。

战国时,蒙恬为向秦始皇疾送奏章而“造笔”,以帛代简;古罗马时,凯撒大帝为了统治和征战,在涂有石膏层的木板上刻划战报政令和时事,以示民众,“发明”了世界最早的“报纸”《每日记闻》,并让此持续了五百年之久。当然严格地说来这还只是报纸的雏形罢了。那时候街头的一张布告,就会使人头挤攒,争相阅读。没有纸,信息则在匮乏的一头爆炸。

如今,无论你识字与否,谁都不能不与纸打交道,吃喝拉撒样样都离不开纸。姑且不论生活的基本需求,只说信息传递一条,目前我们国内有报刊数千家,出版社五百多家,据统计数字表明:我们这个拥有十一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均一年的图书拥有量就达五点六册(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五年出版总印数为66.73 亿册和282.75 亿印张。这样一个巨大的用纸量,是我国古代上百年消耗的纸量。

从纸的种类来看,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如今也早已由蔡伦纸时候的比较单一的手工制书写纸,发现到今天品种纷繁的、适应多种需要的纸张,规格也是多种多样,单就常用于印刷和适宜硬笔书写的就有考贝纸、凸版纸、新闻纸、画报纸、单面胶版纸、双面胶版纸,双胶凹版纸、米黄书皮纸、白书皮纸、白版纸、涂料纸、树脂封面纸、铜版纸等等;如果走进纸张商店,你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绘画纸、蜡光纸、沙纸、宣纸等等,不一而足。同类纸中,还以每张的克重厚薄分有不同品种。没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当今恐怕很少人能通晓纸的家庭现状。尽管如此,“洛阳纸贵”的危机还常常困扰着我们,据资料分析,由于我国纤维原料不足,造纸工业设备和技术落后,长期以来纸张供应都很紧张,国家每年都要进口数十万吨纸浆和纸制品来弥补国内需求的缺口。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公元前二百多年,我国民间就有人摸索出了用植物纤维造纸的技术。“蜀人以麻、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楮为纸”。(宋苏易简《纸谱》)但这种纸很粗糙,厚薄不均匀,易损。到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的质量才有了革命性的提高;由于蔡伦纸是利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废弃物为原料的,解决了原料不足和成本高的问题,从而使纸的生产得到了推广扩大。蔡伦以后,中国古纸生产遍及各地,品种日益繁多,各代也有不少名纸传世,但造纸方式基本都保持了蔡伦的方式,即以树皮为主,佐以麻头被布等物,捣烂成浆,再用细帘捞渣,去水晾干,然后压平研光;只是原料和其中一些工序稍有差别,或再作二次加工。时至明清,造纸术和纸的加工技术已趋完善,纸的家庭几乎有点“光彩夺目了”。古人好彩纸,这大概是因唐时文人雅士好作笺之风所至。我们所知道的诸如染色纸、本色及彩色浆锤纸、本色及彩色粉笺、发笺、黄白蜡笺、油纸、本色胶矾纸、本色及彩色砑花笺、本色罗纹纸及布纹笺、泥金银绘彩色粉笺、描金银彩色粉蜡笺、砑花蜡纸、彩色研究蜡纸、泥金银绘彩色金银花粉蜡纸、彩色云母笺、彩色研花云母笺等等,都是集造纸工艺和艺术为一体的古纸。

古纸各代资质略有差别,汉有网纸、麻纸、宣纸;唐有硬黄纸、薛涛笺,开始讲究装璜色彩;宋纸粗厚且软熟,元纸纹细而薄;明代好宣,以安徽宣、连四纸最佳。

历代的文人墨客对纸特别敏感,诗文中每每牵涉,使得我们今天不难品到古纸味道。南唐李后主因爱澄心堂纸,特地建“澄心堂”贮纸。欧阳修以澄心堂纸赠梅尧臣,梅欢喜之余,作诗道:“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江南李氏有国日,百余不许市一杖;当时国何所有,帑藏空竭账莓苔。但存图书及此纸,聊备粗使供鸾台。”牵及纸的名家诗词还有:

“名帖双钩拓硬黄。”(苏轼)“麦光铺几浮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苏轼)“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李商隐)“锦笺传草春词好,银烛烧花夜枕安。”(郭钰)“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无名氏)“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白居易)“韫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笺滑助诗情。”(陆游)

以上诗句中的“硬黄”、“麦光”、“浣花”、“锦笺”、“花笺”、“冷金笺’都是当时有名的古纸。

古纸中作笺的很多,这是古纸中的一大特点。笺是裁成小幅的信纸,据传为唐代薛涛所创。薛涛是当时很有名的女才子、诗人,被称为“工绝句,无雌声”的“万里桥边女校书”。其家以浣花潭水造纸。她因常写诗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人唱和,便专门设立了一种“短而狭,才容八行”、并印有花纹的红色小幅诗笺。以后又发展为各色彩笺。薛涛笺的出现,对后来影响很大,既是造笺,又是造纸。不少书画名作,皆于名笺名纸留痕。中国古纸因要适应毛笔书写的特性,也因为生产条件、方式、技术大至相同,总的来说,其纸质都较接近今天的宣纸。纤维长,吸墨性好;由于长纤维造成的毛细管作用,使其还有渍墨的艺术效果。

当然,不论对于古纸来说还是对于今天的书法艺术来说,最重要的纸张还是宣纸。

宣纸作为毛笔书法包括国画创作的主要用纸,是因为其具备了吸附变化多端的软笔水墨的种种特性。可以说,没有宣纸,就没有中国书法艺术和中国水墨画艺术,此论并不过分。

宣纸是书画创作的主要用纸,古今亦如此,因产地为安徽宣州府,所以名宣纸,又称“徽宣”。它的问世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据传,发明宣纸的是东晋山西造纸工孔丹。他为去世的师傅画像,苦于没有经久不霉变坏损的好纸,便四出寻访,决心造出新纸。后来,他在宣城山中某溪边遇一姑娘和老太婆,她们守在一棵倒在溪水里的青檀树已数年,声称姑娘是守株待嫁,谁问起青檀树起白霜的缘由,便嫁他。孔丹心领神会,先娶姑娘为妻,以后青檀树造纸,在那姑娘和老太婆的帮助下,终于造出了质地绵韧、洁白、不蛀不旧的可寿千年的“宣纸”。宣纸中所谓的“四尺丹”,就是为纪念孔丹的。

宣纸最初以青檀树皮和稻草为主要原料,宋元以后又用楮、桑、竹、麻等数十种植物为原料。大工序有十八道,煮、漂、腌、捣等等,小工序有一百多道,完成所有工序周期达一年之久,工艺很复杂。

但比之于其它纸张,宣纸更细腻地体现出书画创作中运笔的徐疾急缓、墨色的浓淡枯润待艺术情趣。其用途也十分广泛,除了书法绘画,还可用来印刷名贵的书籍、图牒,作折扇扇面等,因为其防蛀保存都比其它纸好。宋代欧阳修主撰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及清代的《四库全书》都是用宣纸印刷的。所谓的“纸寿千年”,指的也是宣纸。现存的我国古书画作品,大部分都是用宣纸创作并裱装的,有的已历上千年,至今仍然色泽清高,质地完好。

宣纸又分生宣和熟宣两种。生宣易“吃墨”,即沁透性强,着墨时视水之多少即刻化开。固购纸或着笔前,人们喜用水沾一下,辨别生熟的沁透性。

生宣较适用于写意画的书法创作,在书法方面,用来写方寸以上的真行草隶,在墨彩、笔划等方面要求变化起伏大的书法作品,又特别是现代派作品,效果特佳。书法在一般情况下都不用熟宣。生宣中又分为单宣、单夹宣、双夹宣、三层宣等,这主要区别于厚薄。单宣适于方寸以上草、行草、行楷,即字体较大的条幅;夹宣适于写字、楷书、隶书和篆书,以防沁浸过快过大,那些吃墨量特大的大字也宜夹宣,以免划损纸张,生宣中依配料不同又分特净类、棉料类和净皮类。资质依次递减。但也是因人而异,因用途而异,有人喜用质面较粗糙、色泽较显陈旧的宣纸创作。

熟宣又叫“矾宣”、“加工宣”、“素宣”,其特点是不涸水。适于工笔画和写蝇头小楷字。这种宣纸经矾水处理过,除不涸水外,仍保持生宣的各种特性。我们上面所说过的“薛涛笺”、“澄心堂纸”等花笺都属熟宣,此外一些用于写对联的各式虎皮宣也是熟宣。

依我的体验,古人写字用墨较实,所以有偏爱熟纸的倾向;但今人书法似乎更注重墨彩,即较重视水墨的变化和层次的丰富,而熟宣在着墨上惰性较重,意外效果值低,在抒情和“求生”这一点上显然不如生宣。特别是探索性的现代作品,熟宣绝比不了生宣。还有,不论熟宣生宣,似乎都需经过时效处理,即置放过一定时间的陈年纸总比新纸好用。还有,书法创作,用纸上还大有文章可做。古今书画家也喜用绫、绢、化纤布等,这说明不必死死守宣。硬笔书法基本已脱宣,成为新时代的一种新书法,毛笔书法在用“纸”上也应创新,不断拓宽毛笔艺术的艺术表现路子。

(三)谈 墨

在联邦德国杜塞尔多夫的一家大商场,一天,一个穿着入时妇女在自选衣架上取了一叠衣裙进了试衣室,没几分钟,这位妇女箭一般地溜出试衣室并掩面而逃,只见她的衣服、手、头和脸全沾满了蓝墨水。商店保安人员立刻抓住了她并指控其试图盗窃衣物。

原来,近年来联邦德国频频发生商店商品被盗事件,据说每年因此损失的金额达八千万马克之多,尽管采用了闭路电视监测等防盗措施仍无济于事,老板们为此伤透了脑筋。后来,有人从野蛮时代时囚犯在脸上或者手上被纹上蓝色印记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防止和对付偷盗行为的防盗墨水。这种防盗墨水装有一颗微型炸弹内并附在商标上,只有售货员用特制的工具才能将其取下,这当然是在付钱之后,而没有付钱的商品,在出口处就会被监测量测出来。如果谁想强行撕掉商标,就会引发微型炸弹,其后果就是像前面所讲的那个妇女,偷鸡不成蚀把米,脸上手上衣服上被涂上抹不掉的印记。墨水用于防盗,可谓是当代社会的一大发明。

中国古代,还曾有过包公用墨水破案的故事。据说是某处发案,抓了一群嫌疑犯,任凭怎样审讯,都无人认罪,但根据案情又可断定,其中一人必定是作案者。最后,只好请包公前业断定,其中一人必定是作案者。最后,只好请包公前业断案。包公知情后并不审问,只命那些人光着膀子入一暗房一字排开站定,用湿布在每人身后擦一擦,对他们说,站着别动,等会自有神灵在作案者的背上写上标记。说完关上门就走了。过了一会儿,包公领众人到,叫嫌疑者们伸出双手,其中一人满手墨污,包公即命逮了结案,一拷问,果实是罪犯。原来包公暗中在每人背上涂了墨汁,罪犯作贼心虚,恐神灵真在其背留字,也暗中擦拭,不料正中包公计谋。

商周时期有“墨型”,秦汉时沿袭,称“黥刑”,在犯人脸上刺刻并涂以特制的墨色墨水,以作惩处。这些都是有记载的。

墨的以上这种用途,差不多有点违反其初衷了。当然这是些题外话,但是,墨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是人人皆知却又几乎忘了之所以的。在我们这个文明社会,谁也无法预料,假如有一天,墨忽然消失,这天下会不会比断半个月的粮还要混乱。会计要记账,报纸要出版,一切一切都要写要记,需要墨。墨的产生启发了七色油彩,世界才多了许多缤纷。可墨永远是默默无闻的。

有道说:墨有五色,墨分六彩。

这是并不是指近年已出现并运用书画创作的彩墨,即分朱、黄、蓝等色的墨,而是指黑墨。五色是喻会,六色是实指,黑、白、干、湿、浓、淡,是也。

黑墨也有五色,可谓玄矣。

这当然是一种喻意性质的、鉴赏性质的说法。但在书法艺术中,墨彩已越来越被书家们所器重,并成为当代书家进行艺术创新的重要手段。

和国画艺术一样,书法也是一种墨与白的对比和变化的艺术,所不同的是,书法比之绘画更抽象,有人说是一种线条符号艺术,具有音乐和数字一样的抽象意义。

这种说法也太玄了。但有一点却是对的,就是注意到了线条艺术的单纯性和抽象性。从光谱学原理中我们知道,黑与白的反差最大。白光是“什么颜色都有”,为七彩之和;墨光是“什么颜色都没有”。黑与白,作为一种概括的色调出现的时候,在艺术世界里,比之七彩,更具魅力。比如摄影,在大师眼里,始终黑白照点据着艺术的最高点;国画,尽管已进入了五色缤纷的“彩墨”时代,但难道你不认为“用色彩最少的”国画家是最高明的么?在书法艺术中,黑是“加”的艺术,白是“减”的艺术。

使这二者变化无穷的,就是墨。

“墨”,书墨也,造墨,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载,最早可溯至商代。那时人们已懂得用天然的石墨书写。到了汉代,人们开始造烟墨。至唐,奚超和奚廷珪父子首创以捣松和胶等材料造墨,其墨色“光泽如漆”。

南唐后主李煜赏其功绩,特赐国姓“李”,从此奚家易姓李,他造的墨也称“李墨”,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誉。宋代后,造墨者名家辈出,制墨法也不断创新,种类也日渐繁多。如除了有书写用的墨外,还有专供鉴赏的集锦墨,其价值也贵得惊人。宋时所称的“墨妖”,以苏合油搜烟成墨,一斤黄金一两墨。清代光绪年间,谢松岱、谢松梁兄创名叫“云头艳”的墨汁,改固体墨为液体墨。至今,由于当代书画家已懒于研墨,对外经济贸易部大多数时候使用墨汁,固体墨逐渐失去市场。墨工也远不如笔工出名了。

中国历代都出制墨名家。三国的韦诞、南唐的李超、李廷珪、宋代张遇、潘衡、叶茂实,明代程君房、方子鲁、汪中山、邵格,清代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等。这些一代代的墨工,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中华书画艺术的发展创造了一种必要条件,同时,它自己本身也逐渐衍化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味。我们上述所说过的集锦墨,墨料质地坚细,镌模技巧精湛,绘画生动逼真,漆匣和裱糊锦盒不仅形式美观,还能保护墨质,可见它已不是为书画家造墨,而是在创作墨的艺术;他不仅可以作实用,而且可以作观赏,共观赏价值甚至大于实用价值,完全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如清代墨家曹素功,他造的墨有的被当作贡品,有的被收藏家收藏。“紫玉光”为御赐之名,居曹氏名墨十八之寇,它以黄山风景三十六峰为主题作通景图案,并按山势分成三十六锭,每锭正面是画,背面为题诗题款,三十六锭墨合装于一锦盒内。其墨锭短小精悍,其色泽如玉,紫光浮动,芬芳馥郁,质地坚实莹亮。匣内还有大梁邢??庵题的仿单,外为螺钿黑漆匣。还有一套名为“青麟髓”的墨集,全套分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五铤,十分珍贵。曹氏还有配以写实画作的墨集“天瑞”,其中有“草圣”“酒仙”、“真懦”、“隐者”、“羽士”、“侠客”、“高僧”、“美人”、“词仙”、“画师”等十种。以后,曹氏又将其精品合成丛墨。传世有一匣四种和八种的,墨模镌绘精妙,或以“文露”、“天瑞”、“青麟髓”、“紫英”各两笏为一匣。或以“薇露浣”、“岱云”、“紫英”、“苍龙珠”、“紫玉光”、“笔化”为一匣。比曹氏制集墨更早的还有明末的吴叔大,吴氏兽仿制历代名家墨品,据说他有一套仿古墨“雪堂义墨”,取象肖形,共三十六锭。后人以其名“天深”作墨色。近代制墨名家渐稀,负盛名者数胡开文。他制有“铭园图墨”,墨模上雕刻有六十四座亭台楼阁,全以铭园景式为本。他的墨本驰名中外,远销南洋、日本等地,曾获巴拿马万国赛会金质奖章。现上海博物馆藏有他的“龙节墨”、“地球墨”、“西湖十景图墨”、“黄山图墨”、“仿古十二生肖墨”等。墨与名具,代代相习,制墨从以实用为目的逐渐发展为兼向工艺美术方面发展,并集并多方面的艺术成果和艺术手段,可见中国艺术界对墨的追求很不一般。

墨按功用和质地分品种,所有品种又分三大类。即松烟、油烟和墨汁。松烟出现较早。松烟墨用松树枝焚烧取烟,又经过漂筛,加入皮胶、麝香和冰片等,入模成型。其特点是色墨,深重而不姿媚,但缺少光泽、胶质较轻。汉代出的松烟又称隃麋墨,汉王朝每月发给尚书、仆、丞、郎诸官使用的就是这种隃麋墨。古人作松烟墨还喜皮皴皮,因墨条有皴皮便于研磨。宋制墨家苏澥所制的松纹皴墨,坚致如玉石,在当时就被视为珍品,时人有得寸许者,也争相夸玩,称曰“断金碎玉”。油烟墨是用油烧烟,再加胶料香料等制作,桐油、麻脂油皆可作烧料。汕烟墨较松烟墨淡,但光泽较亮。所以后来的制墨家也喜将松烟油烟混合制墨,二者长处兼而得之。油烟墨较松烟墨更被书法家们推崇。“墨以桐油烟制成的为上等,松油次之”(载《墨经》)。

上面我们曾提过的一两墨价值一斤黄金的“墨妖”,便是油烟墨。松烟油烟胶质配料很多,除兽畜皮胶外,还有以鹿角煎膏凝烟的。李廷珪在一斤松烟中调入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再调生漆,捣合成墨,可藏五六十年,胶败再调,入水三年不坏。有谓“黄金易得,李墨难求”。除松烟油烟墨外,第三类墨就是墨汁了。墨汁出现是近代的事,如今已取代了墨条墨块的地位。

时代不同了,信息最大,观念广阔,当代书画家已不过能过多地在研墨上耗费时间的精力,加上如今制墨工艺比较先进,加工流程工业化,墨的化学性质也比较稳定,其墨汁比人工手研的质量并不差。另外,在连续创作和创作大幅作品时,用手研墨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不易得稳定的墨性,因为这一砚墨和下一砚墨肯定不一样,深浅、浓淡的差别,都会使作品产生别痕,影响艺术效果,除了有特殊的构思和要求。当代墨汁都不以松烟或油烟名,只有其胶水的质地别。从本人自己的体验,目前我们国内用于书画创作的主要有“一得阁墨汁”、“中华墨汁”和“李廷珪油烟墨汁”。一得阁墨汁是我国生产历史最早也最长的墨汁,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为目前我国书画界声誉最好的墨汁,它不仅免去了书画的前研磨的烦苦,而且有墨彩丰富、书写流利、香浓、易干、宜裱、不褪色等上好古墨的特点,犹其适合对墨性稳定要求较高的大幅书画创作。墨汁的出现虽然只有百十来年,但已呈取代墨块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书法艺术中墨的一次革命。

大凡书画家都好墨,文人亦好墨,君王亦好墨,墨也为被收藏家青睐的珍品,所谓“墨宝”不仅指书画作品,也指墨本身。唐后主李煜以国姓赐制墨家李超父子,宋仁宗常以墨作为宫廷佳品赐予近臣,宋徽宗赵佶不耻造墨,以“墨妖”传世,可见其爱墨之至。书画家于笔墨之情自不必说,因此说其“好”,是指超常之好,或珍藏,或以诗人铭志。司马光、苏轼、苏澥皆有好墨之名;何莲还专门写了一本《墨记》。藏墨家有清人宋荤,他著有《漫堂墨品》,专谈历代墨形、款识,同时又有人撰《雪堂墨品》,专谈宋氏的藏墨。清别一藏墨家是袁中舟,他曾以八千金获得郁华阁所藏的明墨三十六锭,以后又经十二年的收集,再得七十二锭;故著有《郁华阁墨品》和《恐高寒斋墨品》。近代藏墨家以四家盛名,即湖北张子高、浙江张絧伯、北京尹润生、广东叶遐庵等四家。后有人集《四家藏墨图录》一书,一九五九年版。

选墨也有讲究,因为其优劣直接影响到书画的艺术效果。好墨简单可概括为“烟细、胶轻、色黑”。《墨经》中对选墨有述云:凡墨色紫光为上品,黑色次之,青光再次之,白光为下品;光和色二者都不可偏废。凡属上品,应黯而不浮,明而有艳,泽而有渍,即所谓紫光。“墨之妙用,质取其轻,烟取其清,嗅之无香,磨之无声,新研新水,磨若不胜,刀则热,热则生沫,用则旋研,研无久停,尘埃污墨,胶力泥凝,用过则濯,墨积勿盈,藏久胶宿,墨用乃精。”这里把墨之优劣以及研墨之法都点明了。这里有点如烹调,强调色香味。这味,可指为笔味,好的墨,笔感要佳,以不粘、不滞、不涩、细腻、柔滑、乌黑为宜。研用之墨,不宜中途加水,以防止纸过分浸散。研墨还须讲究的,是首放的水要少,水用清凉水。水多水热,会浸软墨块,影响出墨的均细。也有用清酒作水磨墨的。洒发的墨比较香甜,书写时可以醒目提神,挥发也较好,写楷篆不易浸渍损字。如使用墨汁,可选用上述我们讲过的几种名牌墨,因其它杂牌墨汁上宣效果都差,不适用于创作。无奈之时,也可用墨作水,再研磨以墨块然后用。使用墨汁也以每次放少许,用尽再加为原则。这样做有节省用墨和使笔吃墨时涉入浅,保持“不饱不饿”的状态,便于创作时追求墨彩的恒定的意料中的变化。一得阁、中国书画墨汁和中华墨汁一般都偏浓,所以用时都调入些水,调水不必一下全调,可一笔一笔调,即每次沾墨前先用笔尖沾少许水。

宿墨问题,书画先人都主张废弃,认为宿墨不可留用。我以为,此话实在只有参考价值,至少现在是这样的。过去用墨主要靠人工研磨,如旧墨留在砚内,会沉积生垢、堵塞砚台的微孔至滑,好砚也变成了务砚,不利下次研用;另外,是墨色无光。根据不少人的创造实践说明,宿墨的这两个问题是可以转化的。(一)现在多使用墨汁,或将旧墨留于砚外,便无坏砚之殆;(二)墨色无光就是亚光,亚光也是一种光泽,也是墨的一个层次,我使用宿墨创作,曾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用于有“现代派书法”味道的书法作品创作时,宿墨是完全可以利用的。

(四)谈砚

文房四宝,最后一味为砚。在书法创作中,砚的作用当然不如笔、纸、墨那样直接,它的优劣,都要通过墨才体现出来,然而,文房四宝中,却数其最为贵重,书画之外的余味,也数砚为上。所以历来书画家都以品味为先,实用尚在其次。却也是的,书画之道,也不全在于作品的成败,还有怡情养性。一方好砚,本身就可以激起书画家的创作冲动。

砚在文房中是实用与鉴赏结合得最好和最理想的。在“墨谈”一章中我们可了解到,墨发展到后来,竟然出现了专供鉴赏的分支,如集锦墨,显然只适作鉴赏品,不能两全,一旦使用,就以失去鉴赏价值的代价。但砚台不存在这种对立,再名贵的砚,也是耐用的。

除石砚外,砚又有用铜、铁、陶、玉、竹、木、瓦、纸等制成的。铜砚铁砚出现很早。“古人用铁砚者桑维翰也。洪崖先生欲归河内,舍人刘守璋赠以所雄铁碗。以铁为砚者始自扬雄,维翰效之耳。”(载《徐氏笔记》)据此可断定铁砚产生于汉代;“晋铜砚虽如鏊,然顶殊平,以便挥笔。”(见米希《砚史》),可见铜砚也不晚于晋代,其实还可以推至东汉。在出土的两座汉墓均发现铜砚,其制作十分精巧,形如兽,通体鎏金,还镶有多种宝石和饰品。陶砚出现于晋唐,如所谓的澄泥砚,就分有“鳝鱼黄”、“蟹壳青”、“绿头砂”、“玫瑰紫”、“豆瓣砂”等,其艺术价值也很高。

石砚主要分端砚、歙砚、鲁砚和洮砚四大类。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东效。

据《端溪砚谱》所载,肇庆东三十里,有一斧柯山,峻峙壁立,登山行三四里即是砚岩,又因沿端溪水一带,故名端砚。砚岩分下岩、中岩、上岩,出石点又称砚坑。下岩又叫水岩,水岩石长年浸在水中,温润如玉,体重而轻,质刚如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端溪砚史》),是端砚中的上品。《纸笔墨砚笺》也称:“下岩天生之石,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坏笔者,为希世之珍。”

水岸初唐时开始产石,一度被列为贡品,所以又叫皇岩。端砚与墨有一相似之处,便是越到后来工艺欣赏价值越高,砚家们不仅以出石好为足,且日益花样翻新地在砚台上雕龙饰凤,而且题材甚大,如山水、人物、花兽虫鱼等,甚至嵌镶以宝石等名贵饰物。端砚在唐武德时开始采掘,历代皆受器重。苏东坡曾描写过人们开采砚石的情景:“千夫挽绠,百夫运介。篝火下锤,以出斯珍。”其砚坑几乎都以独特的纹理石质名世。著名的品种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冰纹、石眼(又称鸜鹆眼);名坑除水岩外,还有龙岩、宋坑、梅花坑、坑仔岩、麻子坑等。

歙砚是我国的第二名砚,砚石产地为江西省婺源县龙尾山,此处现与安徽歙县交界,石砚产于歙州,而自唐宋婺源又为歙州属地,所以歙砚一直又以徽砚名,现歙县和婺源县都有生产。歙砚质地也以细滑、坚韧、纹理精美等品质誉世,为历代书家器重,苏轼有诗云:“罗细无纹角浪平,米丸犀璧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咏《于龙井辨才处得歙砚》)。宋蔡襄也有诗:“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咏徐虞部龙尾砚》)歙砚除了实用上的优异外,其玩赏价值亦高,一得其纹理奇异,二得其造砚精工。纹彩以金纹对眉子、水浪纹、雁攒眉子为三纸;造工则以巧用纹理寓意,再辅以浮雕、深雕、半圆雕等技法。安徽歙砚厂生产的歙砚近年来还被评为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和省优质产品。

鲁砚产于山东潍坊、淄博、益都等地而得名。鲁砚虽不如端砚和歙砚那般妖冶多姿,但也自有风格,纹理也富特色。大书家柳公权垂青于鲁砚,说:“鲁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论研》)青州砚就是鲁砚中佳品。张华《博物志》中云:“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为第二,歙州龙尾石为第三。依此足见鲁砚之珍贵。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是山东临沂人,他对其家乡石砚就十分看重。临沂一带也产石砚,有名的“金星石砚”便出临沂,为鲁砚中的上品,后人亦称之为“羲之石”。也许是由于文化发祥较早较快的缘故,鲁砚产地分布较广,种类也较多,主要的名品有博山的淄石砚、墨县的田横石砚和温石砚、临沂的金星石砚、薜南山石砚,徐公石砚、曲阜的尼山石砚、临朐的紫金石砚和龟石砚、蓬莱的鼍矶石砚、莒县的浮莱山石砚、大汶口的燕子石砚等。

洮砚亦称洮河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甘肃临洮县。石出于临洮河床底,采集困难,实用价值非常高。其纹理色泽奇异而美,分绿洮和红洮。绿洮色泽泛青蓝,其“鸭头绿”、“鹦歌绿”有天然的墨色水纹;红洮为土红色,是罕见之物。洮砚历来产量很少,传世品只有故宫收藏的宋洮“蓬莱山砚”和天津博物馆藏的“宋抄手式砚”。解放以后,在政府的支持下,甘肃省恢复了洮砚生产,至今已开发出不少新的品种。其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国,在国内书画艺术界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的四大名砚,其中端砚、歙砚、洮砚为天然石砚,以天然石为砚坯,只有澄泥砚为人工烧制而成。在我们所知道的著名的“荷鱼朱砂澄泥砚”正是历代砚的希世珍品。这方砚正面为鱼形,背为荷叶并有隶、楷铭文,形状构思和制作工艺都十分精良。

澄泥砚为陶砚的一种,始产于唐,制法也甚为独特:“缝绢袋至汾水中,逾年而取之,陶又为砚,水不涸。”(宋张垍《贾氏谈录》)“作澄泥砚法,以墐泥令入于水于挼之,贮于瓮器内,然后则以一瓮贮清水。以夹布囊盛其泥而捏之,俟其至细,去清水令其干,入黄丹团和溲如面,以物击之,令至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阴干,烧一伏时,然后入黑蜡米醋而蒸之五七度,含津益墨,亦足亚于石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大概在制陶中,象制澄泥砚的这种肌绢袋沉水取泥方式也是不多的。澄泥砚为陶砚中的佼佼者,资质也不下于石砚,细润发墨,贮水久。不过今人已不多用了。

时至今日,由于墨汁的大量运用,人们对砚台的实用性的要求急剧降低,除了很特别的创作技术要求,即使是书画家,亦仅求其贮墨研笔而已;相反,对其观赏价值的要求却很高,甚至单纯地将其当作一件只作摆设的工艺品。这也许是一种悲哀了。

(五)文房杂室

按照一般的说法,“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古人亦有将约列为“文房四宝”之寇的,以纸、墨、笔、砚列)。其实,文房即使除书以外,又何此“四宝”?“四宝”之外,并非不是宝物。有用即是宝物,更何况所用之物多为宝呢!

文房四宝之外,还有笔筒、笔架、笔床、笔洗、砚滴、镇纸、印盒、印泥、印床、印规、铁笔、书画尊等。

笔筒,盛笔之器,宜存放已洗净、滴干水,毫头松蓬的毛笔,有牛来即兴挥毫之便和潇洒。笔筒多以精制陶瓷制造,也有以竹、上等好木刻制而成。笔床,即笔盒、宜存放未启新笔,或存放洗净晾干,需搬运和久置之笔。有用竹木制,后又以厚纸皮精制而成。

笔架,又称“笔格”,功用与笔筒相近,只是多置放常用的小楷毛笔,依主人喜爱,笔头可顺插可倒插。另外,还有一种卧式笔架,卧式笔架主要用于书写中途临时搁笔之用。笔架花式繁多,有木质、玉质、铜质、陶瓷、铁质等,形状也异态纷呈,特别是卧式笔架,有山水、人物、禽兽、虫鱼,形态自然有趣。唐诗人陆龟蒙有诗云:“自拂烟霞安笔格,独开封检式砂床。”笔洗,洗笔的小盂,为讲究墨色变化的新书法创作时必须之物,甚至不一而足,每分新池旧池。笔洗以陶制最多,也有玉、铜等制的笔洗。陶瓷笔洗以宋代五大名窑——哥窑产的青色笔洗最著名。

砚滴,又称“水注”、“水丞”。主要作研墨时添水用。研墨讲究边研添水,每次添些水,以免水多浸软墨块,影响墨汁的细腻。砚滴其实就是一控水比较灵敏的小水壶,多以陶次制成。《饮流斋说瓷》中道:“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龟。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宋陶觳又道:“欧阳(唐)通善书,修饰文具,其家藏遗物尚多,皆就刻名号??砚滴曰金小相,镇纸曰套子龟。”(《清异录·文用·蛙宗郎君》)晋代人砚滴喜用龟形,称龟滴。龟滴从背后开加水口,近年柳州陶瓷厂出一桃滴,造型十分别致,其入水口设计也独特:从底部加水。可谓别具匠心。

镇纸,平时压笺,作书画时压纸角。一般以长方条形为主,亦有方、圆、角、畸形等,以重为好。制料有石、铜、铁,瓷、檀木、老竹,以至玉等贵重物。名人雅士尤喜在镇纸上刻诗词花鸟等。

印盒,盛印泥用,多圆形,也有方状。多瓷质,亦有玉、石等,不用金属物。印泥,专供书画图章铃印的印色,一般是朱红色,也有蓝色和黑色。红色是一般钤章时用,黑色一般印款识文用,蓝色是逢哀丧时才用。

印泥质量的好坏,对书画作品的影响绝不能忽视。好印泥必是色深沉着,不渗油,不褪色,鲜、香,夏不吐油,冬不凝冻。

印泥由不干性油、艾绒和朱砂混合而成。说来易,制作难。光时晒油,即须两三个年头。喻文房之中,印泥价值并不在砚、墨之下。如著名的八宝印泥,除油、艾绒、朱砂之外,还含有珍珠、纯金、麝香,珊瑚等八种名贵原料。除了漳州的八宝印泥外,西冷印社的砂亦是较理想的书画印泥。而一般公文、商检、证件盖印用的印油,是绝不能用于书画作品的。

印床是刻印时用以固定印材的木锲。治石、竹印和大印一般不用,但刻诸如玉、角、金银等质印章,必不可少。此外,用以收藏印章的盒柜也称印床,有唐诗支:“僧来花灶动,吏去印床闲。”(朱庆余《诗集·夏日题·武功姚主簿》)

印规,钤印时用的量规,状如角尺,钤印时靠边落印,不使歪斜。铁笔,即刻刀。治印是书家必须的一技,或叫基本功之一。以刀当笔,故名。

书画尊多以陶瓷制,状如笔筒,体大,质地华富,一般用来盛放已装裱好的书画作品。

学校首页   |    联系我们   |    语委黄页

版权所有:苏州科技大学语言文字工作组委会  电话:0512-88888888   ICP备案号:苏ICP备110288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