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 词的轻重音
主讲:王玲玲
1.轻重音的性质
组成一段语流的各音节声音响亮程度并不完全相等,有的音节在语流中听起来声音比其他音节响亮,就是重音音节;有的音节听起来比较微弱,就是轻音音节。重音音节一般在音节前用“'”号来表示,轻音音节在音节前加圆点来表示。
在多音节词中,各音节的轻重位置往往是确定不变的。例如“明·白”míng·bAi里的“白”必须读轻音,可以说是习惯使然,不这样读,听起来就不够自然,不够标准,甚至有可能让人听不懂或误会成别的的意思。
有的轻重音和语义、语法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东西”dongxi是指东边和西边,“东·西”dōng·xi则是指事物,第二音节是否轻读区分不同的语义。
在表达完整意义的语句中,重音可以起强调其中某个词语的作用,例如“我对'他说了”是强调对“他”,不是对别人;“我对他'说了”则是强调“说了”,没有隐瞒。两句的意思显然不同。这种重音表达了语气的变化。可以称为“语气重音”或“句重音”。
汉语的词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重音的作用不明显,轻音现象则在许多方言里都存在。音节的响亮程度是听觉感知的结果,听觉所感知到的响度除音强起很重要的作用以外,还要受到音色、音高和音长的制约。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元音听起来比辅音响。在元音中,开口度大的低元音听起来比开口度小的高元音响;在辅音中,浊音比清音响,送气音比不送气音响。用同等的音强说“发达”和“希奇”,一般总是“发达”听得比“希奇”远。这时音色得制约作用。平时说话,为了让对方听清自己说的话,常常会把声音提高一些,这实际上就是用音高的变化增加响度。调值高的音节听起来也要比调值低的音节要响一些,用同等的音强说“沙子”和“傻子”,一般也总是“沙”听起来比“傻”响一些。音长对响度所起的制约作用更是明显。
近些年,国内外的一些实验研究已经证明,在分辨轻重音时,音强往往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普通话轻音的主要征兆应该说是音节时长的缩短,这是听起来响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用听辨人工合成语音的方法可以得出同样得结论。把人工合成得普通话双音节词第二音节音强减弱,绝大部分听辨人都认为并没有变成轻音;把第二音节得音长缩短,绝大部分听辨人都认为这个音节已经变成轻。例如,把人工合成得“鸭头”这个词中得“头”音强减弱,听辨人并不感觉变成了“丫·头”;把“头”音长缩短,听辨人就都会听成了“丫·头”。
总之,完全依靠声音得强弱来区分轻重音的语言是很少的,轻重音可以认为是音强、音色、音高和音长的综合辨线,听觉所感知到的响度是这四个方面的复杂综合体。
普通话双音节词听起来往往是后一音节比较重;三音节词一般是中间音节较轻,前后两音节较重。除三音节词的中间音节明显变轻以外,各音节之间的轻重差别并不明显,改变重音位置对词义和语法结构也没有影响。例如,“工事”和“攻势”、“散步”和“散布”、“公鸡”和“攻击”是三组同音词,词义和语法结构都不相同,重音一般在后一音节,但也可以移到后一音节,这时语义和语法结构都没有变化,只不过有时表示语义重点是在前一音节而已。
普通话重音音节一般都是音长比较长,调域比较宽,调型也比较完整。音强往往也有所加强,但不是主要的,其中轻音音节主要是音长大大缩短,调域、调型和音强都受音长缩短的影响,居于次要的地位。轻音可以有不同的音高,也可以有调形上的升降变化。五度制用图点表示轻音的高低,数码标写只用一个数字,调形的变化比较细微,一般不必标出。普通话轻音的高低升降由前面音节的调值决定,在比较认真读的时候,阴平和阳平之后的轻音都是降调,但阳平之后起点略高,上声之后是较高的平调。
从普通话词轻重音的声学特征来看,重音就是音域扩大,音长增加,音强可能增加;中音,声母、韵母和声调都不发生音变,只是不像重音那样扩大音域和增加音长、音强。轻音,音长约缩短四分之三,有规定的音高模式,音强不一定减弱,有时候还相当强。轻音和轻声的异同在于两者声学特征一致,但轻音属于词和语句的轻重音范畴,而轻声属于声调变化范畴。
2.普通话词轻重音的功能
①轻音功能:区别词性;区别词义;区别构词方式;区别用法;区别同音词。具体说明可以参考轻声章节。
②中音的功能:它在合成词里有类似轻音的作用,只不过没有那么突出。
A:区别同音词
重中散布攻击报道
中重散步攻击报到
B:区别词性
生气(重中:名词)、(中重:动词)
C:区分构词方式
生气(重中:词根加后缀)(中重:动宾)
D:区分词义
一定(重中:特定的)、(中重:确定的)
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每天的作息时间都有一定。
E:区分词和短语
不管重中:连词中重:短语
十分重中:数量中重:副词
有的是中轻重:词(强调很多)重轻加中:“的”短语、是
如:《儒林外史·范进中举》里有一个“母鸡”的用例
“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粥吃”。
按吴语习惯是将“母”念重音,如果按普通话节律来理解,让人莫名其妙:生蛋的难道还有公鸡?
“我叫你卖"母鸡,你怎么把"公鸡卖了?”
F:词轻重音显示句法结构
重轻拿一本书就′出来。(动词)
双轻拿出一本书来。(连动)
拿出来一本′书。
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都是药店里的“老字”号。
小塘乡养鸡的人家越来越多。(中重格式义为家庭,重轻格式义为别人;一个是名词,一个是代词,所以应念中重式。)
3.词轻重音不合普通话节律造成的失误或缺陷---从反面看普通话节律的功能。
缺陷:
例一: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
例二:想当年,我用拳"头来打天下;今天,我儿'子要用×××打天下!----×××学习机!
这是两句充斥了电视的广告词。把轻音念成重音,有的还拉长()。正确的念法应该是---
'妈妈'拳头'儿子(前字重音,后字轻音。)
广告词里也有不该轻而轻的,如:
脑瓜聪明又健康!(“脑瓜”是中重格式,而且要带儿尾:脑瓜儿。)
失误:
例一:嘉兴地区莲子丰收。(把“子”念作了轻音,结果是“帘子”丰收,“子”是词根,比“莲”重,即中重格式。)
例二:口约,升得真快呀,都'副经理啦!(应念成中中重格式,重音在“理”,只有当潜在语义是“副”经理,而不是正职的时候,重音才落在“副”上。比较:张经理是公司"副经理,"王经理才是"正经理。)
例三:下一支歌:婆婆妈'妈(这是联欢晚会报幕员的话,可是演出的内容却是婆婆和妈妈,应该念成:'婆婆Ο'妈妈。两个并列的双音词,都是重轻式,当中有停顿,显示联合关系。否则形容人行动缓慢,言语罗嗦。
小结:以上失误绝大部分是把方言的词轻重音带进了说和念,其性质是使用了方言语调。
4.普通话词轻重音的规律
普通话词的轻重音规律可以从词的各种结构形式来探讨,有的结构规律性明显,有的则缺乏或比较缺乏普遍规律。
下面介绍的规律性,词汇材料取自《普通话三千常用词》。
(1)主谓式
A:中重格式,占70%,没有两可,即不念中重式以外的格式。
如:日食冬至天亮花生民主心慌性急
B:重轻式,占17%,有些可做重中式。
如:事情月亮
C:重中式,占5%,可做重轻式,总数不多,后字轻音的前提:这个词必定是口语里使用频度高的,甚至有悠久的口语高频历史。
如:心疼
(2)动宾式
A:中重式,占94%,没有两可,动宾式绝大多数念中重格式,规律性很强。
如:吃饭吃亏赛跑当真主任同学努力
B:重中式,占4%。
如:交代能干
C:重轻式,占3%。
如:抱怨埋怨约会点心恶心
(3)单纯式
A:重轻式,占64%。
叠字星星爸爸妈妈奶奶姐姐弟弟
双声伶俐蜘蛛
叠韵荸荠糊涂罗嗦萝卜喇叭骆驼
双声叠韵辘轳
其他(多外来词)玻璃石榴胡同坦克马虎
B:中重式,占18%。
如:刚刚偏偏常常蜻蜓服务瓦斯
C:重中式
如:统统仅仅具体肮脏
5.句子轻重音
强调重音,又称加强重音。它不像一般重音那样每句必有,而只出现在说话人在意念上需要强调某一个语义的时候,要求讲究精确。比如:
希特勒匪徒疯狂杀人,连无辜的儿"童也难幸免。
有的播音员误植强调重音:无"辜的儿童。这样念,语义大大走样儿:儿童是不是除了无辜的以外,还有该杀的?
再看下例:
“我住的是"三楼还是"四楼?”(表示对比)
“小猫儿钓鱼不专心,"一条鱼也钓不着。后来,它一心一意地钓鱼,钓着了一条"大鱼。”(前后照应)
“"妈妈喜欢吃鱼"头”。(重要的关键词)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特种修辞方式)
版权所有:苏州科技大学语言文字工作组委会 电话:0512-88888888 ICP备案号:苏ICP备11028812号